学生工作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以“集体自习”制度为根基,以“学海同行”帮扶为抓手,以“生涯引航”计划为导向,“青年联信”讲堂为引领,以“智联·智算·智控”实践为平台,汇聚育人合力,涵养优良学风,构建多元联动、层层递进的学风育人新格局。

1.“集体自习”学习促进计划:融入日常,培塑习惯

以宿舍长、班委为骨干,推广集体自习机制,全年累计组织600余场集体自习与30余场授课自习,营造“走出寝室,走进教室”的主动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导向、养成学习习惯,持续巩固自律学习生态。

2.“学海同行”朋辈帮扶计划:精准施策,学业赋能

面向学业困难学生,实施“一生一策”个性化帮扶方案,由成绩优异、成功保研的学生组成“朋辈讲师团”,围绕《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概率论》等重点课程开展11场专题辅导,累计服务学生300余人次,实现“以友辅学、以学促学”的双向成长。

3.“生涯引航”发展指导计划:科学规划,多维成长

围绕学生成长节奏,构建递进式培养路径,分阶段引导学生树立生涯意识、明确发展方向。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党支部示范项目,逐步推出简历门诊、规划大赛、“航”系列活动等特色项目,全年累计参与超千人次。吸引693名学生参加职业规划大赛,4人获校赛奖项且3人晋级市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行促成的良性循环。

4.“青年联信”榜样讲堂:以点带面,示范引路

聚焦榜样引领,打造朋辈成长平台,全年开展6期“青年联信”讲堂,邀请获得成思危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的同学分享经验心得,涵盖学习方法、科研探索、职业发展等维度,累计覆盖学生500余人次,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用奋斗者激励奋斗者。

5.“智联·智算·智控”学术实践季:植根专业,启智未来

第五届“博思”学术论坛以“智联、智算、智控”为主题,联合校内外20余位专家学者开展专题报告,设置“校友-企业沙龙”活动,征集并展示数百余项学术成果与创新项目,设置吸引近千名师生参与,拓展学生视野,厚植科研意识,推动科创教育与学术育人深度融合。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将继续深耕“学风建设”主阵地,强化机制支撑,优化育人路径,以更广视野、更高标准、更实举措,谱写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