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文化自信的时代号召,探寻文明根脉,启迪未来创新,近日,自动化第一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联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建活动。活动以“追寻文明起源,探索科技新程” 为主题,将文化传承与科技探索紧密结合,为青年学子带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学习之旅。
活动伊始,两个学生党支部的成员满怀期待地走进上海闵行博物馆。踏入馆内,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从古朴的史前陶器,到庄重的青铜礼器;从精巧的农耕工具,到精美的丝织遗存,每一件文物都凝聚着先辈的智慧与创造力。通过博物馆的互动展陈和数字化技术,同学们身临其境般感受着历史的沧桑变迁。支部成员们认真观察记录,彼此间热烈讨论,尤其是对文明起源中展现的科技应用表现出浓厚兴趣,不少同学感叹道:“历史是科研创新的灵感源泉。” 在这些历史文物的熏陶下,同学们对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参观结束后,活动迎来了重要环节—— 聆听学术报告。国家杰青、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张东菊教授受邀开展了主题为“青藏高原上的早期人类活动与环境适应” 的专题讲座。讲座中,张东菊教授系统地介绍了其团队在青藏高原的最新考古发现。该研究运用多学科交叉手段,将高原人类活动历史向前推进至 20 万年前,首次证实已灭绝的丹尼索瓦人曾长期定居高原,并深入解析了其独特的基因与环境适应机制。这一重大成果为东亚人类演化史提供了关键证据,更入选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年度十大突破,令在场同学赞叹不已。最后,老师与同学们回归当下与自身,以“AI赋能” 为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同学们结合参观与讲座的收获,畅谈自己如何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为文化传承与创新贡献一份力。参与师生深有感触,表明要立足历史纵深、扎根文化沃土,在知行合一中强化学术自觉,让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成为推动科研攻关的精神动能。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深化了青年学子对中华文明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的科研探索精神。两支部计划未来继续深化合作,探索更多“文化 + 科技” 主题实践活动,助力青年学子成长成才,在传承文明中拥抱科技,在创新发展中坚定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