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举办第十四届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

发布者:管理员郭发布时间:2024-07-13浏览次数:52

由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主办,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年大学生暑期夏令营” 于202475日至7日在徐汇校区顺利举办。此次夏令营不仅是一场学术的盛宴,更是一次全面评估与选拔未来科研新星的盛会。本次夏令营共吸引近6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大三本科生报名,经过前期严格的资格审查、材料审查和综合考察等环节。来自东华大学、安徽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50多所高校112位优秀大三本科生汇聚一堂,共同经历了知识的洗礼与能力的挑战。

开营式:启航科研之旅

75日下午,夏令营在庄重的开营式中拉开帷幕。研究生院副院长陈啸寅,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侍洪波,院长钟伟民,信息办主任王喆,副书记郭卫斌、以及学位点点长、各系主任出席了开营仪式,仪式由学院副院长和望利教授主持。

陈啸寅对营员们表示欢迎,他指出华东理工大学,作为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依托强大科研实力和丰富教育资源,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聚焦人工智能前沿,响应上海打造世界级AI产业集群的号召,助力学子成长为引领未来科技变革的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最后陈啸寅老师预祝夏令营活动圆满成功,期待更多优秀青年才俊选择华理,共筑强国梦!

接着学院书记侍洪波致辞,对营员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院的历史、学科优势及科研成果,为营员们描绘了一幅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科研蓝图。并祝各位营员能享学术盛宴,启科研之旅,满载而归。

随后院长钟伟民向营员们介绍了学院的历史渊源、学科底蕴和发展历程。通过介绍学位点、优秀的师资队伍、专业的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和交流以及学生的毕业去向,帮助各位营员进一步了解了信息学院一流的科研条件、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发展现状。姜庆超教授、王喆教授、朱煜教授分别代表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信息与通信工程学位点介绍了各点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情况。并鼓励营员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珍惜这次难得的交流机会。

实验室参观:探秘科研前沿

为了让营员们更直观地了解学院的科研实力,本次夏令营特别安排了实验室参观环节。营员们走进了脑机接口及控制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实验室、过程监控与故障溯源诊断实验室、智能感知与机器人实验室、自主智能系统实验室以及能源化工过程智能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参观过程中,实验室接待人员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实验设备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并让营员们亲身体验各种智能装备。此次实验室参观使得营员们深入各个实验室,亲身体验科研的魅力,实验室中先进的设备和严谨的科研氛围,让营员们对科学研究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营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专业讲座:启迪学术思维

夏令营期间,学院邀请了三位在各自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为营员们带来三场精彩纷呈的专业讲座。第一位陈宁教授,她作为智能音频信号处理、音乐信息检索、听觉脑机接口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她的研究不仅深化了营员们对音频信号的理解,更为智能音频技术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第二位丁炜超副教授,在群智计算、时序大模型、多模态融合等算法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他为营员们讲解了面向--融合环境的任务协同调度策略研究。第三位薛栋副教授,拥有丰富的海外研究经历,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相关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在自然语言处理与大语言模型、工业互联网与工业软件、复杂网络与多智能体系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他为营员们讲解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复杂网络,帮助营员们对这个前沿领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不仅拓宽了营员们的学术视野,也激发了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动力。

课题组导师面对面:搭建沟通桥梁

了加深营员们对学院各课题组研究方向和科研氛围的了解,夏令营还组织了课题组面对面交流活动。各课题组代表导师为营员们介绍了课题组研究实力、科研项目、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等方面的情况。随后课题组成员与营员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不仅让营员们对学院的研究方向、科研实力、科研氛围及团队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为他们未来的学术发展搭建了宝贵的沟通桥梁。

闭营式:收获与展望

77日上午,本次夏令营在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大楼圆满闭幕。闭营仪式上,学院副院长和望利对夏令营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对营员们在夏令营期间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还宣布了优秀营员名单,并为他们颁发了优秀营员证书。营员们纷纷表示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继续努力学习,为未来的学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夏令营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全国各地优秀大学生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也为学院选拔优秀研究生生源提供了重要途径。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优秀的营员们将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